1. 半导体干法刻蚀简介
2. 常见金属材料与气体分析
2.1 铝(Al)气体组合:Cl₂ + BCl₃(或 Cl₂ + SiCl₄/CCl₄)
2.2 钛、TiN 等气体组合:BCl₃ + Ar,或 Cl₂ + BCl₃ BCl₃ 实现化学刻蚀; Ar 离子轰击增强刻蚀方向性,实现垂直侧壁结构。
2.3 铜(Cu)气体组合:Cl₂ + Ar Cl₂ 刻蚀铜生成挥发物; Ar 引入物理助力,使侧壁更垂直、表面更平滑。
2.4 贵金属(金Au、铂Pt、铬Cr 等)气体组合:Cl₂,或 CCl₄
2.5 钨(W)气体组合:
2.6 宽禁带金属化层(Ga₂O₃、GaN等)气体组合:BCl₃ + Ar,或 Cl₂ + BCl₃
2.7 SiO₂(二氧化硅)
常用气体:含氟化碳类(CF₄、SF₆、CHF₃、C₄F₈、C₅HF₇ 等) CF₄ / CHF₃ / SF₆:释放 F·自由基,与 SiO₂ 反应生成 SiF₄ 等挥发物,实现高效刻蚀。 C₄F₈、C₅HF₇:属于含 H 的含氟聚合物气体,能在氟化自由基作用下形成碳氟钝化保护层,有助于高选择性蚀刻和侧壁保护 。 COF₂:近年来作为低 GWP 绿色替代品,可产生 F₂ 和 CO,两者协同也能蚀刻 SiO₂;刻蚀速率略低但环保性更好。 摩擦离子刻蚀 + 氩辅助(Ar):可提高蚀刻各向异性并防止炭层过度沉积。
选择理由:
3. 为什么使用这些气体?作用类型 | 气体组合 | 机制说明 | 化学刻蚀剂 | Cl₂, BCl₃, CCl₄, CF₄, SF₆, NF₃ | 形成挥发性卤化物(如 AlCl₃、WF₆ 等) | 清除氧化层 | BCl₃, Cl₂ | 去除表面氧化物,提高选择性 | 物理辅助刻蚀 | Ar, He | 离子轰击提升侧壁垂直与平滑度 | 高选择性刻蚀 | Cl₂ + NF₃ | Cl₂ 刻蚀金属,NF₃ 清除氧化副产,提升侧壁结构 | ALE 精准控制 | Cl₂、WF₆ + 氧化剂等 | 逐原子层刻蚀控制精度达亚纳米级 |
4. 总结化学剂(Cl₂、BCl₃、NF₃、CF₄等)是形成挥发性产物的关键; 物理助气(Ar、He)辅助实现方向性与光滑度控制; 多种气体混配实现针对不同材料(铝、钛、铜、钨、贵金属、GaN等)的精细刻蚀; **原子层刻蚀(ALE)**等前沿技术实现更高精度控制,适用于先进节点与高纵横比结构。
|